伊朗曾耗费数十年时间在中东扩张势力范围,通过构建合作伙伴网络建立起所谓"抵抗轴心"。然而在近期遭遇以色列袭击时,德黑兰却陷入孤立无援境地——美国加入战局轰炸了伊朗三处关键核设施。6月24日,伊朗与以色列达成临时停火协议。
这个由伊朗长期资助武装的同盟体系正面临分崩离析:其重要盟友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于2024年12月倒台;近两年战事已严重削弱巴勒斯坦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;也门胡塞武装虽仍负隅顽抗,但其战力也在美军空袭中受损。伊朗正积极拓展与俄罗斯的合作,同时修复与海湾阿拉伯对手沙特、阿联酋的关系。
【真主党困境】
作为伊朗最重要的地区盟友,什叶派组织真主党(兼具民兵与政党属性)此次却置身事外。这个1982年为反抗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南部而成立的武装,其领导层与军事实力在以色列报复性空袭中严重受损。虽然仍保留部分战力,但以色列宣称已摧毁其70%的火箭导弹库存。更关键的是,部分成员对伊朗在战事中的"抛弃"心怀怨恨,加之控制区民众饱受战火摧残,真主党内部厌战情绪蔓延。尽管伊朗仍对其保有影响力,但德黑兰当局如今在召唤这个盟友参战前势必三思。
【胡塞武装的盘算】
也门胡塞武装虽表现出参战意愿,但最终选择作壁上观。这个控制着也门三分之一领土(包括首都萨那)的组织,在2023年10月后曾以导弹袭击和红海袭船行动声援巴勒斯坦。虽然接受伊朗援助,但胡塞武装强调自主性——他们视自身为独立的地区行为体,而非伊朗代理人。当前该组织正疲于应对治理危机与经济困境,控制区内民怨沸腾。美国空袭更使其跨境精确打击能力受损,进一步削弱了其战略价值。
【哈马斯的局限】
持续近两年的战争已使哈马斯丧失替伊朗实施战略威慑的能力。与抵抗轴心其他成员不同,这个同时接受伊朗资金和卡塔尔资助的组织(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)与德黑兰更多是利益结合。哈马斯虽决心继续抗以,但其与伊朗的关系本质上是权宜联姻,而非紧密同盟。
【伊拉克民兵的警示】
伊朗传统上依赖伊拉克什叶派民兵"人民动员部队"牵制美军。这些接受德黑兰武装资助的武装虽不时袭击驻伊美军,但真主党孤军奋战的先例令其警惕。值得注意的是,伊朗6月23日报复美国核设施空袭时,刻意选择卡塔尔美军基地而非伊拉克目标,这种战略取舍意味深长。
【叙利亚变局】
阿萨德政权的垮台令伊朗措手不及。德黑兰未施援手反而迅速与之切割,试图与新政府建立基础关系。但新任领导人艾哈迈德·沙拉阿显然更倾向靠拢美国及其盟友,不仅默许以军使用叙领空打击伊朗,还积极寻求海湾国家经济援助。叙利亚的"睦邻政策"使其在伊朗危机中保持超然姿态。
【海湾国家的算计】
尽管伊朗与阿曼、卡塔尔保持良好关系,但直到最近才与沙特、阿联酋实现关系正常化。这两个曾支持特朗普对伊"极限施压"的国家,因美国未对2019年沙特油田遇袭和2022年阿联酋遭袭作出强力回应而失望,转而选择对伊接触政策。但海湾国家向伊朗伸出的橄榄枝有其限度——毕竟美国仍是其安全保障的核心。在六月冲突中,海湾国家仅提供道义支持:谴责以色列、呼吁和谈并表示愿当调停人。
【俄罗斯的务实立场】
为打破西方孤立,伊朗成功深化与俄罗斯关系:向俄军提供无人机助其侵乌。两国虽强烈谴责美以行动,俄罗斯还主动提出调停,但均未提供实质援助。深陷乌克兰战事的俄罗斯明确表示与伊朗协议不含共同防御条款。有趣的是,对俄罗斯这个石油出口大国而言,地区动荡推高油价反而可能带来经济红利。
公牛配资-配资炒股的-线上配资开户网-投资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